在中国人人喊打的福寿螺,为何成了印度人餐桌上的香饽饽?
- 2025-03-17 21:52:55
- 10
福寿螺,在中国可谓是人人喊打,随便一搜都能看到很多的关于吃福寿螺进医院的消息。可是这么个被视为祸害的玩意,去到印度成了香饽饽。为何中国吃货都嫌弃的福寿螺,到了印度却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

老规矩,烦请各位读者老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免费的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福寿螺是瓶螺科、瓶螺属的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相似。原产于南美洲地区,后来逐渐入侵其他国家,是世界上比较有名的入侵物种之一,对农业危害极大。福寿螺食性广,水生农作物就没有它们不爱吃的。
如今,福寿螺已经被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除了在农业方面危害很大,福寿螺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小,还被形容为“夭寿螺”。

田螺在中国也算是夜宵摊上的王者了,夏天的夜晚,大排档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嗦田螺,多是一件美事。可这福寿螺却显得格格不入,不仅没成为“国民小吃”中的一员,还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为什么福寿螺在中国,那么不受欢迎呢?首先是寄生虫的问题,田螺基本上都有寄生虫,但福寿螺特别多,一只福寿螺有几千条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者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很容易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
其实,所有的田螺如果不完全煮熟,人吃进肚子里一样容易被寄生虫感染,引起不适。如果福寿螺能完全煮熟的话,吃起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可偏偏福寿螺它又缺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味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就已经出现在中国。当时一位华侨将福寿螺引进到我国台湾地区,试图养殖,因为福寿螺繁殖速度快,个大肉多,作为食用螺好像非常合理。
然而福寿螺经过久煮之后,肉质变老,口感不好,比我们本土的田螺差多了。缩短烹煮的时间,虽然可以防止螺的肉质变老,但又无法完全杀灭里面的寄生虫。因此,福寿螺到中国之后市场反响很差;养殖户赚不到钱就不养了,将其丢弃到野外,导致福寿螺在我国逐渐泛滥。
可是在我国连吃货都无能为力的福寿螺,没想到到印度却成了“香饽饽”,被印度人拿来当饭吃。
jbo竟博官网印度三哥居然敢吃福寿螺,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怕感染寄生虫吗?首先,福寿螺在印度也有泛滥的趋势,河边、田里捞一捞就有一大把。
而且因为宗教信仰问题,印度很多人是不吃牛肉和猪肉的。加上印度穷人比较多,普通的禽类也吃不起,所以野外的动物就成了一部分印度人的肉质来源。量大管饱的田螺,就成为印度人补充蛋白质的很好的选择。
另外,印度人吃福寿螺的方式,基本上能保证寄生虫被高温杀死。他们是怎么吃的呢?先刷洗干净,然后下锅煮沸,之后把螺肉挑出来。
再起锅烧油,加入洋葱、番茄等和螺肉一起翻炒,最后加入印度的“万能调料”咖喱,再搅拌均匀,田螺咖喱就做好了,干净又卫生嗷。吃的时候,把“田螺咖喱”浇到饭上,就是地道的印度美食了。
这种煮了又煮的烹饪方式,已经足以杀灭福寿螺里的寄生虫。就算没有完全杀灭,以印度人敢能顶住恒河水的“铁胃”,小小寄生虫在他们眼里,四舍五入也算一点蛋白质吧。